澳门为什么叫Macau?
“Macau”一词源自葡萄牙人对“妈阁”的音译。16世纪中叶,葡萄牙商船抵达澳门半岛南端,询问当地渔民此地何名,渔民误以为问的是前方供奉妈祖的“妈阁庙”,便答“妈阁”。葡萄牙人遂将“妈阁”记为“Macau”,并沿用至今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澳门史前到南宋:从渔村到榷场
- 新石器时代:路环岛黑沙遗址出土彩陶、玉锛,证明五千年前已有人类活动。
- 秦汉时期:属南海郡番禺县,渔民以采蚝、晒盐为生。
- 南宋绍兴年间:朝廷在濠镜(今澳门)设“蚝镜澳”榷场,与闽粤商舶互市,**“澳门”之名首次见于官方文书**。
葡萄牙人如何租借澳门?
自问:葡萄牙人为何能合法登陆? 自答:1553年,葡商借口“晾晒水湿货物”,向广东海道副使汪柏行贿五百两白银,获准在澳门半岛南部暂住;1573年,明廷将这笔贿银改为“地租银”,**每年五百两,租期不设限**,澳门正式成为葡萄牙人在远东的首个居留地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明清 *** 对澳门的管辖细节
明代的“官制”与“关闸”
- 守澳官:由香山县派驻,负责司法、税收。
- 关闸:1574年建“莲花茎关闸”,每月仅开放六次,**华人出入需验“腰牌”**。
清代的“议事亭”与“同知”
- 议事亭:1744年设“澳门海防军民同知”,官阶正五品,**专理澳夷事务**。
- 《澳夷善后事宜条议》:1749年刻石立碑,限制葡人建房、扩地、蓄奴,**违者按大清律例治罪**。
*** 战争后的地位变化
1842年《南京条约》割让香港,英国崛起,葡萄牙危机感陡增。 自问:葡萄牙是否趁机强占? 自答:1845年,葡女王玛丽亚二世单方面宣布澳门为“自由港”,驱逐清廷官员;1887年《中葡和好通商条约》签订,**清 *** 被迫承认“葡国永驻管理澳门”**,但条约未划定界址,为后来“澳门边界问题”埋下伏笔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抗战时期的孤岛奇迹
- 中立地位:葡属澳门在二战中保持中立,日军未占领。
- 难民潮:1938—1945年,澳门人口从十五万暴增至四十万,**粮食、药品全靠走私船偷运**。
- “镜湖医院”:成为华南抗日伤兵更大救护站,**柯麟医生在此建立地下交通站**。
回归历程关键节点
- 1974年:葡萄牙“四二五革命”后宣布放弃殖民,**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**。
- 1979年:中葡建交,双方同意“澳门是中国领土,暂由葡方管理”。
- 1987年:《中葡联合声明》签署,**确定1999年12月20日零时政权交接**。
- 1999年12月20日: *** 驻澳部队进驻,**五星红旗在政权交接仪式上升起**。
澳门历史城区:世界遗产的构成
十二处核心景点一次看全- 妈阁庙(最早妈祖信仰中心)
- 港务局大楼(摩尔式拱廊)
- 郑家大屋(岭南院落与西式装饰合璧)
- 圣老楞佐教堂(巴洛克风塔楼)
- 圣若瑟修院(远东之一所西式大学旧址)
- 岗顶剧院(中国之一座西式剧院)
- 何东图书馆(前贵族别墅改公共图书馆)
- 圣奥斯定教堂(“龙须庙”之称)
- 民政总署大楼(原议事亭)
- 仁慈堂大楼(亚洲最古老慈善机构)
- 大三巴牌坊(圣保禄学院遗址)
- 大炮台(昔日海岸防御中枢)
澳门历史冷知识
- “莲峰庙”曾是林则徐禁烟前线指挥部:1839年,林则徐在此接见葡澳官员,要求驱逐 *** 贩子。
- 澳门曾发行“大西洋国海外省”邮票:1884年首套邮票以葡王路易斯一世头像为主图,**现拍卖价高达十万港元**。
- “澳门街”一词曾是广州方言:清末粤人把赴澳门赌钱称作“去澳门街”,后演变为“见世面”的代名词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