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银历史简介大全_白银为何成为货币

新网编辑 29 0

白银为何成为货币?

白银之所以被全球多数文明选作货币,核心在于**稀缺而不过度稀有、化学性质稳定、易于分割与携带**。 - **稀缺性**:地壳含量仅0.075 ppm,开采成本适中,既不会泛滥,也不会因过少而阻碍流通。 - **稳定性**:不易氧化,千年不腐,便于长期储藏。 - **可塑性**:熔点962°C,古代炉火即可加工,可铸锭、打片、剪角找零。 - **共识价值**:从地中海到黄河流域,银白色光泽天然引发“珍贵”联想,跨文化接受度高。 ---

白银最早出现在哪里?

考古证据指向**公元前4000年的安纳托利亚**(今土耳其)与**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**。 - 安纳托利亚的**特洛伊遗址**出土银质戒指与条块,用于部落间交换。 - 乌尔城(苏美尔)的楔形文字记录显示,银以“谢克尔”为单位,1谢克尔≈8.3克,用于支付大麦与羊毛。 - **古埃及**图坦卡蒙墓中银器稀少,因当地缺银,反而比黄金更尊贵。 ---

中国古代白银使用脉络

战国—汉:宫廷赏赐而非流通

- 战国楚墓出土银版“郢爰”,但仅限贵族赏赐。 - 汉武帝“白金三品”尝试银锡合金币,因伪造泛滥仅行三年。

唐宋:白银货币化萌芽

- 唐代租庸调法以绢布为主,但岭南“银租”首开先河。 - 宋代“会子”纸币贬值,**民间大额交易自发用银**,官方设“银铤”五十两标准。

明清:银本位确立

- 1436年明英宗“金花银”改革,田赋折银,**白银正式成为正税货币**。 - 西班牙银元(本洋)通过马尼拉大帆船流入,**“七钱二分”银元**成为沿海硬通货。 - 清末“废两改元”前,国库收入90%为银,民间称量习惯仍用“库平两”。 ---

欧洲白银大发现如何改变世界?

- **1545年波托西银矿**(今玻利维亚)开采,产量占全球60%,西班牙铸造“八里亚尔”银元,**奠定之一个世界货币**。 - 白银经“三角贸易”流入中国,**换取丝绸、瓷器与茶叶**,导致明后期“银荒”缓解,却也引发**通货膨胀与农民起义**。 - 17世纪日本石见银山崛起,德川幕府用白银进口中国生丝,形成“亚洲白银环流”。 ---

白银退出货币舞台的原因

- **19世纪金本位浪潮**:英国1816年确立金本位,银价暴跌,**金银比从1:15扩大至1:30**。 - **产量过剩**:美国内华达康斯托克银矿(1859年)与澳洲新矿冲击市场,**银价在1873年“白银除名法案”后崩溃**。 - **纸币与信用扩张**:20世纪央行垄断货币发行,白银**失去法偿地位**,转向工业与储备用途。 ---

现代白银的“第二生命”

- **工业血液**:光伏银浆、5G高频线路、汽车触点,**2023年工业需求占比55%**。 - **投资避险**:ETF持仓量与金价背离时,**白银波动率常为黄金2倍**,吸引短线资金。 - **央行储备**:墨西哥、印度仍保留部分白银储备,**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支付功能**。 ---

普通人如何触摸这段历史?

- **博物馆**:大英博物馆“环球货币”展厅藏有雅典四德拉克马银币;上海博物馆唐代银铤刻有“岭南税银”铭文。 - **收藏市场**:明末“崇祯五十两船形银锭”拍卖价超200万元,**铭文清晰、蜂窝孔自然者为真**。 - **实物投资**:加拿大枫叶银币(99.99%纯度)与墨西哥 libertad 无面值设计,**溢价低、易变现**。 ---

未来白银会重返货币体系吗?

可能性极低。 - **支付效率**:数字人民币、美元CHIPS系统已实现秒级清算,**金属货币无法竞争**。 - **价格波动**:2020年银价从12美元/盎司飙升至30美元,**高波动性与货币稳定性相悖**。 - **法律障碍**:各国央行法明确纸币为唯一法偿,**重新立法成本过高**。 但白银作为“穷人的黄金”,**仍将在通胀周期中扮演对冲角色**,只是不再刻上君主头像,而是以芯片、导线形式存在于每个人口袋。
白银历史简介大全_白银为何成为货币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