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夏王朝怎么灭亡的_西夏历史年代表

新网编辑 16 0

西夏王朝怎么灭亡的?

蒙古铁骑三次西征,1227年夏末帝李睍献城出降,西夏正式亡国。 成吉思汗在最后一次围城时病逝,遗嘱秘不发丧,蒙古军为泄愤屠中兴府,焚毁宫殿、典籍,党项族主体随之流散,王朝血脉与文化一并湮没。 ---

西夏历史年代表(从拓跋思恭到李睍)

- **881年** 拓跋思恭因助唐平黄巢,受封定难军节度使,领夏、绥、银、宥、静五州,奠定割据根基。 - **982年** 李继捧献地归宋,族弟李继迁拒降,率部奔地斤泽,开启复国之路。 - **1002年** 李继迁攻陷灵州,改名西平府,**“西陲咽喉”**自此握于党项之手。 - **1038年** 李元昊在兴庆府称帝,国号“大夏”,年号天授礼法延祚,疆域东据黄河,西至玉门,南临萧关,北抵大漠。 - **1044年** 辽兴宗亲征西夏,河曲之战李元昊诈降反扑,辽军惨败,**奠定宋辽夏三足鼎立**。 - **1081年** 宋五路伐夏,兵锋一度逼近灵州,因粮尽撤退,西夏转危为安。 - **1139年** 夏崇宗李乾顺依附金朝,联手灭辽残军,版图达历史更大。 - **1205年** 成吉思汗首次攻夏,掳掠瓜、沙诸州,西夏被迫称臣纳贡。 - **1226年** 蒙古军东西夹击,沙州、肃州相继失守,灵州决战夏军主力覆没。 - **1227年** 中兴府被围半年,粮尽疫起,李睍开城投降,西夏亡。 ---

党项族为何能在西北立足?

- **地理屏障**:贺兰山、黄河、腾格里沙漠构成天然防线,宋辽骑兵难以深入。 - **骑兵优势**:党项人“鞍马为居,射猎为俗”,一人双马,机动性远超中原步兵。 - **灵活外交**:对宋称臣纳贡换取岁币,对辽联姻结盟,**左右逢源积累国力**。 - **制度创新**:设“监军司”分掌兵权,创蕃汉联合官制,既保留部落传统,又吸收中原治理经验。 ---

西夏文字为何被称为“天书”?

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仿汉字创蕃书,**六千多字形方正繁复**,笔画多斜撇捺,与汉字形似而音义迥异。 - 现存《番汉合时掌中珠》是西夏—汉字典,为破译提供钥匙。 - 1908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黑水城掘走大量西夏文献,**方使“死文字”重见天日**。 - 目前学界已释读八成常用字,但人名、咒语部分仍待破解。 ---

西夏经济靠什么支撑两百年?

- **河套灌溉**:兴修唐徕、汉延等古渠,引黄河水溉田万顷,**“塞上江南”**稻麦两熟。 - **青白盐利**:盐州乌池、白池产盐色青味淡,行销宋境,岁入银绢数十万。 - **丝路中转**:控制河西走廊东段,回鹘、吐蕃商队必经,凉州、瓜州成为国际集市。 - **茶马互市**:以党项马匹换取宋茶,官方设榷场,私市亦繁盛。 ---

西夏与宋辽金的三角博弈

- **对宋**:三川口、好水川、定川寨三战三捷,**迫使宋承认西夏独立**,岁赐银绢茶二十万。 - **对辽**:辽兴宗册封李元昊为夏国王,嫁兴平公主,后因边境纠纷爆发河曲之战,辽军惨败。 - **对金**:辽亡后西夏向金称臣,联合灭辽残部,**金夏边界以黄河为界**,维持四十年和平。 - **蒙古崛起**:金夏反目,西夏联蒙攻金,反被蒙古反噬,终成牺牲品。 ---

西夏文化为何鲜为人知?

- **蒙古毁史**:灭夏后焚毁史籍,未给修《西夏记》,正史仅附《宋史·夏国传》。 - **文字断层**:西夏文随王朝消亡,明代已无人能读,**文献散佚欧亚**。 - **考古滞后**:黑水城文献流落俄国,国内系统发掘始于二十世纪末,大量遗址仍埋沙下。 - **宣传缺位**:相比唐宋,影视剧、小说极少涉猎,公众认知停留在“神秘西夏”标签。 ---

今日何处可见西夏遗痕?

- **宁夏银川**:西夏王陵九座帝陵二百余座陪葬墓,夯土陵台如金字塔,被誉为“东方金字塔”。 - **甘肃武威**: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,汉夏双语对照,**是现存最早西夏文石刻**。 - **内蒙古黑水城**:城墙残高九米,佛塔、 *** 寺遗址并存,见证丝路多元文化。 - **敦煌莫高窟**:第窟西夏壁画菩萨衣饰华丽,**沥粉堆金工艺**为后世所继承。 ---

西夏留给后世的三大启示

- **多元融合**:蕃汉联合官制、佛教兼容儒道,证明边疆政权可凭文化多元实现长治。 - **外交平衡**:夹缝小国以灵活结盟延续国祚,但过度依赖外力终陷被动。 - **文化遗产**:文字、法律、艺术的独创性,提醒今人**保护濒危文明刻不容缓**。

从定难军节度使到中兴府陷落,西夏用三百五十年书写了一部草原与农耕、战争与贸易、毁灭与重生的史诗。贺兰山下的残碑仍在风沙中低语,等待更多人读懂那段被黄土掩埋的辉煌。

西夏王朝怎么灭亡的_西夏历史年代表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西夏王朝怎么灭亡的_西夏历史年代表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