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初三历史到底考什么?
很多同学拿到厚厚一本《初三历史大全》就发怵,其实**考试范围并不神秘**。以人教版为例,核心模块只有四大块: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 中国古代史(七年级上、下):从元谋人到 *** 战争前夜,重点是秦汉、隋唐、明清三大高峰。
- 中国近代史(八年级上):1840—1949,线索是“屈辱—抗争—探索—胜利”。
- 中国现代史(八年级下):1949至今,关键词是“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”。
- 世界史(九年级):资本主义萌芽、两次工业革命、两次世界大战、冷战格局。
二、时间轴怎么画才不乱?
自问:历史事件太多,背完就混怎么办?
自答:把“**纵向时间轴+横向对比表**”结合,一张A3纸就能搞定。
1. 纵向时间轴模板
1840—— *** 战争 1851——太平天国 1861——洋务运动 1894——甲午中日战争 1898——戊戌变法 1900——义和团&八国联军 1911——辛亥革命 1919——五四运动 1921—— *** 成立 1931——九一八事变 1937——全面抗战 1945——抗战胜利 1949——新中国成立
2. 横向对比表(以两次国共合作为例)
| 项目 | 之一次国共合作 | 第二次国共合作 |
|---|---|---|
| 时间 | 1924—1927 | 1937—1945 |
| 标志 | *** 一大 | 《国共合作宣言》 |
| 共同目标 | 打倒军阀 | 抗击日本 |
| 破裂原因 | 蒋介石“四一二”政变 |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 |
三、材料题如何拿满分?
中考历史非选择题占分近半,**“三步答题法”**屡试不爽:
- 划关键词:材料中出现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名称全部圈出。
- 套教材语言:用课本原话或同义改写,避免口语化。
- 分点作答:一问几分就写几点,每点前加序号。
示例:
材料:1919年5月4日,北京学生 *** *** ,提出“外争 *** ,内除国贼”。
问题:根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。
答案:
①是一场**彻底的反帝反封建**爱国运动;
②**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**;
③是**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**。
四、易混概念一次理清
1. “半殖民地半封建”到底指什么?
半殖民地: *** 不完整,列强控制经济、政治、军事。
半封建:自然经济逐步解体,但封建剥削制度仍占主导。
2. “民族工业短暂春天”为何短暂?
- 内因:一战期间列强放松经济侵略;辛亥革命扫除障碍。
- 外因:一战结束,帝国主义卷土重来。
3. “三大改造”与“改革开放”区别
| 维度 | 三大改造 | 改革开放 |
|---|---|---|
| 时间 | 1953—1956 | 1978至今 |
| 核心 | 生产资料公有制 |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|
| 影响 |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|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|
五、最后30天冲刺计划
把《初三历史大全》拆成**“3+2+1”模式**: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 3轮背诵:第1轮按课本顺序,第2轮按专题,第3轮按错题。
- 2套真题:近5年本地中考卷限时训练,做完立刻对答案。
- 1份思维导图:用XMind或手绘,把四大模块浓缩成一张图,考前1小时只看它。
每天睡前10分钟,**默写时间轴+3个易错点**,坚持到考场前一天,效果惊人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