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乐艺术如何入门_音乐艺术有哪些风格

新网编辑 12 0

音乐艺术到底是什么?

很多人把“音乐”简单等同于耳机里的流行歌,其实音乐艺术涵盖作曲、演奏、聆听、批评、教育、科技乃至哲学。它既是时间的艺术,也是空间的艺术;既能表达瞬间情绪,也能承载千年文化。若要给出一个简洁定义:**音乐艺术是用有组织的声音在时间中塑造意义的人类活动**。

音乐艺术如何入门_音乐艺术有哪些风格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初学者最焦虑的三大疑问

我没有“天赋”还能学吗?

天赋常被误读为“绝对音感”或“四岁能写交响曲”。真实情况是:音乐感是可以被环境、训练与审美经验逐步唤醒的。神经科学研究表明,长期聆听与模仿会重塑大脑听觉皮层,普通人通过系统训练完全能达到专业水准。


必须学乐器才能入门吗?

不一定。入门路径至少有四条:

  • 聆听路线:从主动式聆听开始,对比不同版本演奏,建立风格坐标。
  • 歌唱路线:用嗓音直接体验音高、节奏,成本低且反馈即时。
  • 数字路线:借助DAW软件(如GarageBand、Ableton Live)拖拽loop,先做出成品再反推理论。
  • 乐器路线:钢琴或尤克里里上手快,吉他便于弹唱,弦乐利于培养音准。

每天需要练多久?

质量大于时长。采用“25+5”番茄钟法:25分钟全神贯注,5分钟走动喝水。每天2个番茄钟,坚持三个月,比一周突击十小时更有效。


音乐艺术有哪些主要风格?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俯瞰

西方古典体系

纵向看时代,横向看体裁:

  1. 巴洛克(1600-1750):复调、通奏低音,代表巴赫《勃兰登堡协奏曲》。
  2. 古典主义(1750-1820):结构均衡,代表莫扎特《第40交响曲》。
  3. 浪漫主义(1820-1900):情绪张扬,代表柴可夫斯基《悲怆》。
  4. 印象派(1890-1920):色彩优先,代表德彪西《牧神午后》。
  5. 现代与先锋(1920-):打破调性,代表斯特拉文斯基《春之祭》。

世界民族音乐

每个文明都有独特的声音语法:

音乐艺术如何入门_音乐艺术有哪些风格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  • 印度拉格:旋律框架+即兴,微分音让西方人“找不到北”。
  • *** 木卡姆:二十四平均律,音程更细腻。
  • 中国古琴:散音、泛音、按音的“三音世界”,留白即意味。
  • 非洲鼓乐:多层交叉节奏,身体先于大脑进入律动。

当代流行与电子

风格裂变速度极快,核心元素却可归纳为:

风格BPM音色特征情绪关键词
Lo-fi Hip-hop70-90黑胶噪点、爵士采样治愈、慵懒
EDM Bigroom126-130巨大混响Lead狂欢、宣泄
City Pop100-118复古合成器、Funk吉他霓虹、怀旧

如何建立个人音乐审美坐标?

之一步:建立“聆听档案”

用Notion或Excel记录每次聆听:

  • 作品名称与版本
  • 情绪标签(喜悦/忧伤/神秘…)
  • 音色亮点(弦乐颤音/电子底鼓…)
  • 一句话描述

三个月后回看,你会发现自己的偏好曲线逐渐清晰


第二步:风格溯源

选一首更爱的曲子,做“逆向考古”:

  1. 查 *** 人/作曲家生平与时代背景。
  2. 找出他/她受谁影响,再听上一代作品。
  3. 对比同代不同流派,理解“反叛”与“继承”的博弈。

例如喜欢坂本龙一的《Merry Christmas Mr. Lawrence》,可追溯到德彪西和巴厘岛甘美兰。

音乐艺术如何入门_音乐艺术有哪些风格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第三步:身体化体验

把音乐“跳”出来或“画”出来:

  • 用肢体即兴律动,感受节奏型如何驱动肌肉。
  • 用色彩涂鸦旋律走向,高音用亮色,低音用暗色。
  • 录音或拍照,建立“身体记忆库”。

进阶:从聆听到创作的三级跳

Level 1:模仿

选一段8小节旋律,用耳朵扒谱,再在DAW里重建。目标:100%还原


Level 2:变形

保留节奏骨架,改动音高或和声。尝试:

  • 把大调改为多利亚调式
  • 把4/4拍改为7/8拍
  • 把弦乐音色换成8-bit合成器

Level 3:杂交

将两种风格强行并置,制造“陌生化”。例如:

把巴赫的《平均律》赋格主题放进Trap鼓组,低音用808,高音加西塔琴滑音。

初期可能“四不像”,但风格的裂缝正是个人声音诞生的地方


常见误区与破解方案

误区一:先学和声学才能写旋律

破解:旋律写作本质是“唱出来的口语”。先用哼唱记录灵感,再学和声去“解释”它,而非反过来。


误区二:设备越贵越好

破解:一张声卡+一副监听耳机足以起步。耳朵升级比设备升级更重要


误区三:风格必须纯正

破解:音乐史是混血史。贝多芬受土耳其军乐影响,爵士源于非洲节奏与欧洲和声的碰撞。越“纯正”往往越“博物馆化”。


写在最后的行动清单

今天就可以做的五件小事:

  1. 打开任意流媒体,选一首从未听过的风格,闭眼专注听完。
  2. 用手机录音,随意哼唱30秒,命名“我的主题A”。
  3. 搜索“interactive music theory”,玩十分钟在线和声游戏。
  4. 在社交平台关注三位不同大洲的独立音乐人。
  5. 把本文收藏,每周回来更新一次“聆听档案”。

音乐艺术的大门从来不是锁着的,它只是用声音轻轻说:请推门进来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